记者体验特警出更 便衣侦查就像在演“无间道”

来源: 2016年12月28日

有两个女孩报警说自己的钱包被盗了,他们和出警的民警一起询问情况

▶说起特警,大家会联想到什么?是反恐精英还是飞虎队,还是背后写着“SWAT”的高大猛男?作为普通市民对特警最直观的印象,还是在街上偶尔见到的黑衣黑帽黑靴端着冲锋枪的冷酷面容。

▶然而,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有一些特警,他们混在人群中,有时甚至像是在街上乱晃的无业游民。他们就是特警中的便衣。

▶12月19日,记者来到郑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跟随便衣特警体验他们的工作,探索特警究竟“特”在哪儿?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赵婧实习生党梦桦/文首席记者袁晓强/图

第一课——蹲守:便衣可能会被贼当作同行

19日傍晚6点,雾霾压城,记者来到郑州市特警支队的门口与特警队员会合。刚走到大门口,院里面大楼上的二十五个红色大字是记者对特警的第一印象:“特别讲政治,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

此前每次经过这里,记者都是目不斜视,总觉得这是个威严又神秘的存在,突然要体验特警的工作,这让记者有些紧张。

特警队的大门口,不时有警车进进出出,没等多大一会儿,一辆私家车突然停在记者面前。司机探出头:“你是记者吧?上车。”原来,他就是负责“托管”记者体验的便衣特警队员袁毅(化名),副驾上坐着个文质彬彬的“中学老师”,是他的搭档李军(化名)。

“你们有枪吗?”记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一般不带,有手铐。”“你们不是特警吗?不随身带枪,那特在哪儿?”袁毅被问得愣了三秒后才回答:“特警,跟交警刑警一样,就是警种不同、职能不同。”

原来,特警主要负责群体事件、暴力事件的武装震慑。但是便衣侦查、主动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也是日常中的重要任务。“现在快过年了,盗窃案件增多,尤其是偷电动车的。现在谁家里没有电动车,这是个关系市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袁毅怕记者觉得电动车失窃是小事,连忙解释说。

6点半,天已经基本黑了,记者跟袁毅他们来到一家大商场的门口,他和李军熟门熟路地走进电动车停车场,找了辆车就坐下了。“来,坐一会儿吧。”袁毅拍拍旁边的车座跟记者说,李军也在不远处坐在电动车上玩起手机来。

正当记者纳闷这算是哪种侦查手段的时候,袁毅两手往棉袄兜里一揣,就给记者上起课来:“有些偷电动车的,偷之前会先观察。他就坐在旁边玩手机,边玩边瞟四周,然后伺机动手。”

记者看看身边的李军,顿时觉得可疑:“那不是跟咱们一样?”袁毅笑了:“对,我们很有可能被他们认成同行。”原来,身边那些形迹可疑的人可能是贼,但也可能是便衣。

第二课——观察:贼人看着都有点“猴”

记者在电动车上坐了一会儿就快冻僵了,不知道平时他们是怎么忍的。袁毅提议道:“咱们转一转吧,也不能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一边走,袁毅一边给记者讲如何扣住小贼的“脉门”:“看面相、看精神状态,你就能知道一个人的生活作息习惯,看衣着,能看出他的生活条件,看动作,甚至走路快慢,也会透露出一些人的心理活动。”

按照袁毅的指导,记者也努力地观察着周围的人群,感觉看谁都有嫌疑。“虽然一天不能教会你抓贼,起码防盗水平能提高不少。”袁毅跟记者讲,就拿偷电动车的贼来说,有笨贼、猛贼、机智观察型贼。笨贼到了停车场,看看这辆摸摸那辆,像是有选择综合征一样,拿不定主意。猛贼就正好相反,突然就从面包车里下来俩人,搬起电动车塞车里转身就跑,杀你个措手不及。机智观察型,就是前面讲的,先观察再动手。

观察,其实就是一场不动声色的心理(侦查与反侦查的)对决,“你在观察他,他也在暗处观察你,有些人很有经验,很有可能你没发现他们,但是他们却认出你了。”袁毅说,不管是什么贼,看着都很“猴”。至于“猴”是怎样的特殊气质,恐怕只有像他们那样的老特警能够体会。

七点左右,商场门口来了两个民警,两个女孩正在跟他们说着什么。记者凑过去一听,原来是女孩的手机在买东西时被偷。我们竟然与贼擦肩而过,袁毅低叹一声,“这一下今晚悬了”。他告诉记者,曾经也有一条街东头在出警,西头同时照偷不误的情况。

第三课——找和碰:特警是要抓现行的警

民警的出现,如同打草惊蛇,会打破狩猎时的平静。我们果断地回到车里更换场地。在路上的时候,袁毅和李军并没有闲着,而是一直在观察寻找可疑的人。“觉得可疑,就过去亮明身份询问。很多时候也是碰,有时候可能一个星期也抓不到一个”。

晚上9点多,袁毅突然在城东路靠边停车,一言不发地走到人行道上四处张望。随后打开车门给李军留了句话:“后车镜里能看到个戴口罩的小孩儿,在几辆电动车旁转,我绕到对面看看。”李军心领神会,记者一听有发现心急地探头看,但是路上光线暗,什么也看不到。

十分钟后,袁毅回来迅速地上车,掉头,绕了一圈后,停在城东路30号的一个小胡同口。“那小孩儿进去了,你去看看,里面全是电动车。”李军“嗯”了一声,下车,溜溜达达地进去了。记者尾随其后,漆黑的胡同,坑坑洼洼的碎石路,氛围神秘得让记者不敢喘大气。

李军一身黑衣,在胡同里几乎是隐身的。胡同里的老楼上只有零星的微光,安静得只能听到记者踩在碎石上的声音。李军脚步极轻,不动声色地走了个来回,但遗憾的是没什么发现。“看他等会儿出来不,出来了就问他。”袁毅说。不过当晚的行动似乎没有那么顺利,许久不见怀疑对象出现。

第四课——巡逻:特警不是特权之警

古时有种说法,“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但在现代,这几个时间段,都是盗窃案多发的时间。

袁毅和李军是搭档了十一年的特警,一晚上记者听袁毅说了三次:“要早点吃饭,熬夜加夜宵吃太多容易得脂肪肝。”晚上十点,借着羊肉汤馆里的强光记者才看清他的样子:三十多岁的面容,头发已经开始有点稀疏。

吃过夜宵后,就要开始大范围巡逻了。主干道、小胡同,来来回回地兜圈子。一晚上下来,记者已经不记得经过了多少次同样的路段。看似随性的遛弯儿,其实袁毅心里有本明白账。重点时段、高发地点,在他心里有个大数据平台。“不是没有贼,只是没碰到。所以,必须压缩巡逻面,巡逻频率越高,抓住他的机会就越大”。

在案件高发的区域,还需要下车重点盘查。挨个看路过电动车的状态,这个过程,显得有点“鬼鬼祟祟”,在记者看来又很像“不法分子”。

巡逻中记者发现,即使在凌晨三四点,袁毅的车在路上依然开得规规矩矩,一路跑着连条线都没压。“我们出来开车就特别注意交通规则,身为执法人员,总不能知法犯法吧。”说到这儿,袁毅开始碎碎念:“开着私家车追有嫌疑的人,有时候稍不小心就要被扣分罚款,我们也确实会因为这烦恼。”“追怀疑对象是执行公务啊,不能报销吗?”记者问。“自己的车,你找谁给你报销?”袁毅反问记者。

虽是特警,却没有特权,卸下了身上的装备,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却不敢像对普通人那样放宽对自己的要求,因为,他们还有卸不掉的责任。

第五课——放长线:跟贼斗就是得有耐心

深夜11点半,记者在车里困得眼泪直流,半梦半醒中听到袁毅和李军正在商量什么,然后车子加速,七拐八拐进了一条小胡同。到了一个家属院门口,车子突然停了下来,袁毅关了所有车灯,下车一阵左顾右盼。车门开关带进来的凉气让记者清醒了不少,赶紧问副驾上的李军:“咱这是在哪儿?要干啥啊?”

“这院里住着一伙嫌疑人,我们已经跟了有一段时间了,也掌握了一些情况,他们一般会在11点半到第二天1点多出来作案。”“之前就发现了怎么不抓啊?”“抓贼要捉赃,之前一直没拿到十足的证据,今天再蹲守一次看能抓住不。”

正说着,袁毅又坐了进来跟李军说:“在外面看不出,要不咱俩进院里看看他那辆车在不在?”“不会发现吧?”“小心点,他们今天要是不出来,这会儿也该睡了。”

“你在车里别出来,我们进去看看。”看着袁毅一脸严肃,记者连忙点头答应。大概五分钟后,两人匆匆回到车上。袁毅这才跟记者解释说,这个怀疑对象有辆车,每次都是开着那车去作案,他们刚才就是进去确定一下嫌疑人还在不在。

“咱们等到一点半,要是不出来,那估计今天是不会出来了。你先睡一会儿吧。”袁毅一边在座椅上调整了一下姿势,一边跟记者说。而李军也已经开始抠手机给自己提神。夜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冷,记者怎么坐都觉得难受,不停地变换姿势。袁毅似乎察觉了记者的异样,低声安慰道:“干我们这活儿,是比较枯燥。有时候跟嫌疑人比的就是谁更有耐心。”

岂止是枯燥,简直是崩溃。一晚上,记者的神经不停地绷紧、放松,“钓鱼”的时候,时间又变得无比漫长,记者从没有这样期盼黎明的到来。

第六课——射击:“枪林弹雨”只是家常便饭

12月22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郑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来上一节特警射击训练课。特警支队民警陈亮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特警,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必须的。射击训练每周最少一次,还有一百米障碍、体能训练、查缉战术、群体性事件处置队形、摩托车驾驶训练等。记者注意到,特警队的民警看起来都相对年轻,“训练强度高,年龄稍大就不适合跑跳等高难度的任务了。”看着陈亮给记者展示的训练照,记者觉得自己可能也就只有射击能学一学了。

射击场上,地上密密麻麻散布着空弹壳,突然爆响起一阵震耳欲聋的枪声,吓得记者缩起了脖子。扭头看到几位身材魁梧的特警队员,正在一排靶位前调试配枪,准备再次射击。射击目标,就是墙上挂的半身靶——持有武器的匪徒画像,每一张画像都被子弹打得不忍直视。

记者看着三位身着制服的警员完成射击后,回到身后的小桌旁,重新配备弹药和整理枪械。记者慢慢走到他们身后,抬头看他们的神情,他们却是非常平静自然,甚至略显高冷。也许是记者看得太久,一位民警忽然将眼神看向记者,犹如冷峻的刀锋,让记者本能地将目光回避开了。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一种本能的敬畏。

记者注意到,每一轮射击中总有一次出现“哑弹”的情况。“我们会在枪里故意装几个教练弹,人为地增加难度,让训练更接近实战。”陈亮所说的教练弹,就是被倒光火药的空弹壳。枪声又开始此起彼伏。

突然,记者额头被莫名“暗器”击中,这就是陈亮之前提醒过要注意的“流弹”,刚想逃离现场,又一枚弹壳掉在记者的脸上,卡在眼镜片和脸颊间,顿时有股灼烧感,记者赶紧对着手机照镜子,这一幕引得旁边的民警直发笑。在他们看来,记者眼中的这些“枪林弹雨”,不过如吃饭睡觉一样正常。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