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郑州

来源: 今报网 2017年05月31日

开栏的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许多人都说,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其实,从古至今,郑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郑州市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建设水平,传承历史文脉,塑造现代化大都市人文精神。我们该如何找回那些藏在岁月当中,被我们忽略的“郑州文脉”?

唐代是我国诗歌兴盛的一个黄金时代。有不少文人骚客都用诗歌记录过郑州和他们的故事。今天,当我们品读一首首唐诗的时候,就是在揣摩体会诗人与这片土地交织在一起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东方今报·猛犸新闻即日起推出“唐诗里的郑州”系列报道,让我们穿越时空,揣度千百年的光阴,从诗词歌赋里找寻曾经的郑州。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刘长征/文邱琦/图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他乡绝俦侣,孤客亲童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王维《宿郑州》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王维《归嵩山作》

王维与郑州的两次相遇

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秋季的一天傍晚,郑州古京水河渡口,赶路至此的主仆二人来到一户农家借宿,其中一位二十岁出头,文质彬彬,谈吐不俗,眉宇间却总是一副萧瑟落寞的神情。

秋雨纷纷,打湿了年轻人的肩头,他站在屋檐下,凝望着远处的田野、平原,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稍稍疏解心中的郁闷之情。第二天,主仆二人匆匆离开,东渡京水,留下了一首《宿郑州》的诗。

十四年后,这位年轻人再次来到郑州。这次,陪同他的有家人和仆从,还有不少马匹、车辆。他的脚步轻快而随意,在嵩山深处的某个地方,有一处宅院正等着他入住。此次,他要隐居在嵩山里,不问世事。

看着一路上的山川、小河、飞鸟、马匹,他兴致盎然,又写了一首诗《归嵩山作》。相同的地点,类似的景色,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情,写诗的人,就是王维。

检索《全唐诗》,最早提及郑州的,就是王维这首《宿郑州》。开元九年和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前后,王维分别作了《宿郑州》和《归嵩山作》两首诗。虽然这两首诗是诗人在郑州时所作,但诗中透露出的情感和心境却完全不同,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出诗人不同生命历程中对岁月的感悟。

夜宿郑州有感而作

两首诗中较早的一首是《宿郑州》。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王国钦介绍,这是王维赴济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宁)途中,路过郑州时所写的一首五言古风。

诗的大意为:早上与周人辞别,晚上在郑州寄宿,离开亲人越来越远,能和我这孤客相伴的,只有身边跟随的仆童。秋季的淫雨把平原上的一切都笼罩得模模糊糊,洛阳也已经看不到了。田间的老农已经回家,村里的牧童还在赶着猪牛放牧。我寄宿的这家茅屋的周边种满了庄稼,快要成熟。屋外秋虫鸣叫,麻雀喧闹,屋内织布机声声,一派农家恬静的景象。明天就要渡过京水河东去,仿佛昨天还在都城繁华之所。这次远行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无非到偏远的地方求一份微薄的俸禄而已。

从这首诗里,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年轻的王维心中苦闷和孤独的情绪,连平静的机杼声,他都似乎听出一种悲凉的感觉。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岁,刚刚考中状元,年纪轻轻的他,颓丧之意从何而来呢?

年轻的状元为何如此落寞

“他当时去山东赴任,其实是被贬的。”王国钦说,王维自幼聪颖,不但九岁时便能作诗写文章,而且工于草书隶书,娴于丝竹音律,擅长绘画,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子,二十一岁那年便中了状元。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中状元后,王维任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但他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法参军。当年秋天便离开京城,赴济州任。《宿郑州》便是王维在去济州途中,路过郑州有感而作。

王维当时是被贬之身,状元郎春风尚未得意,便被贬偏远之地,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诗中“周人辞”“绝俦侣”“犹金谷”等词语,就能看出王维对都城内亲朋好友和繁华生活的一种眷恋,而“亲童仆”“机杼悲”“徇微禄”等词句则能体会到他对未来充满了一种孤凉、失望、茫然的感觉。

王国钦说,尤其是诗中“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一句,更是把郑州这条京水河看成了他和往昔繁华告别的“分界线”,仿佛一旦渡过京水河,往日的种种便如过眼烟云,不知何日才能重回。而紧跟着“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二句话更点明了作者的心境,在自嘲中流露出更深沉的忧郁。王维的这首诗是五言古风,不讲究平仄对仗,但却在平白直露的语句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

仕途不顺隐居嵩山

王维在济州度过了四年多的光阴,于开元十四年春天辞去司法参军之职,离开济州。据《王维年谱》考证,王维离开济州后,在淇上住了二年,开元十七年赴长安,在长安又闲居了几年。王国钦说,中状元后仍不得意,正值壮年却赋闲在家,让王维起了隐居之念。

王维曾赠诗孟浩然:“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归旧庐,就是回乡隐居之意。王维在长安闲居时结识了孟浩然。当时孟浩然应试落第,滞留长安,次年返乡。从王维给孟浩然的诗中也可以体会出,他因不得志转而想隐居的情绪。

当时王维在嵩山上有座宅院,后来他从长安到嵩山居住途中写了这首《归嵩山作》。这首诗的大意为: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把嵩山当家看什么都亲切

在王国钦看来,同样是秋天的景色,同样是飞鸟和渡口,与《宿郑州》相比,《归嵩山作》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就给人一种温暖和随意的感觉。

比如,“闲闲”一词,既刻画出车马徐徐前行的从容,又很好地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流水和暮禽也被诗人拟人化地有了情意,似乎有意与诗人结伴而行。荒城、秋山,一般都是萧瑟的景象,而在如今诗人的眼里,却因为夕阳的照射,披上了一层暖色,也没有那么清冷了。

王国钦说,《宿郑州》与《归嵩山作》相差了十几年,诗人的心境也大不相同。前者王维正值青春年少突遭谪贬,失意、愁苦之余,难免看待一切事物都蒙上了一层落寞的情绪。而十多年后,王维已饱尝了官场的人情冷暖,决定归隐山林,看待山水景物自然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哪怕是寂寥的荒城、古渡也影响不了诗人轻松的心情。

“这首诗的题目和诗句中都有‘归’字,就说明王维此时将嵩山看做了自己的家,回到嵩山就像回到家里一样,看什么都亲。”王国钦说。

当然,王维此次在嵩山隐居的时间并不长,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张九龄执政,很快提拔王维为右拾遗。因此,也有人认为,王维在嵩山的隐居并不是真的不问世事,而是待名臣执政,复又求仕。当时唐玄宗常住东都洛阳,嵩山地近洛阳,隐于此正可待机而出。

无论分析如何,郑州这片土地见证了王维人生当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时刻。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