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银匠老手艺 继承有点难

来源: 2015年04月29日

□东方今报记者

成安林/文图

焦作市山阳区恩州花苑小区的80岁老人张怀松,出生银匠世家,从12岁便凭借制作精美银饰补贴家用。时以至今,闲不住的他仍时不时坐在家中“雕琢”,小区里的居民都喊他“老银匠”。

“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了。由于没有继承人,这祖传的百年老工艺,总有一天会失传的。”张怀松老人无奈地对记者说。

【经历】12岁的他凭手艺成为家中“大梁”

4月22日上午,东方今报记者在恩州花苑小区张怀松老人家中看到,他家里的很多物件都是出自他的手,都是他的杰作。

今年80岁的张怀松,手拿着一张老照片对记者说:“爷爷就是一位银匠,而后他的父亲也靠制作银饰养家糊口。俺家算是银匠世家,我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学银饰制作。”张怀松说,他12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作为家中独子的他,不得不过早挑起家中的大梁。

所幸的是,凭着天资聪慧,他已基本从父亲那里学会了银匠手艺。为了维持生计,白天,他挑着扁担,载着工具箱走街串巷。夜晚,他在点燃的煤油灯下,借着昏黄的光亮敲敲打打制作银饰。不少群众见这个银匠年纪虽小,手艺却十分了得,都愿意让他来制作银饰。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集体化、合作化体制的建立,银匠和其他手工业匠人一样,命运发生了转折。1958年,张师傅已二十出头,他顺应政府号召,将银饰店加入手工业协会,祖传的老银铺退出历史舞台,张师傅也成了一个手工业工人。

上世纪90年代,张怀松从厂里退休,又可以专心做银匠了。

【情怀】家中珍藏上百年的老模具,爱不释手

在张怀松老人的床下,珍藏着一个“传家宝”。张怀松老人小心翼翼地将一个漆面早已脱落的破旧小箱子的传家宝打开,箱子里有风箱、镫子、錾子、锉子、操作台等工具。“100多年来,祖上就是靠着这些简单的‘家当’养家糊口。”张怀松有点激动地说。

随后,张怀松又从床下翻出一个酒盒,酒盒内装有几十个银饰模具,其中仅儿童戴的“长命锁”就有几十个做工相当精细。张怀松老人说,这些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样式是清代时设计的,虽然这些老模具已有上百年历史,但仍可使用,还能打造出清代样式的银器。

如今虽然衣食无忧,子女孝顺,也不图他来挣钱,但张怀松老人常常独自一人坐在屋内,挥动着那把祖传的、已敲打了百余年的小锤子,制作出一件件令人爱不释手的银饰。“我制作这些首饰不图挣钱,主要是为了这门手艺不能丢了,只要身体能支撑下去,能干一天我就多干一天”。

“与现在批量生产的银饰不同,以前虽然也用模具,但更注重手艺,精美的图案要靠手工一点点雕刻出来,每件物品都独一无二。”张怀松老人说。

【希冀】找肯学的人,让老手艺不失传

张怀松老人本想把祖传手艺传给儿子,但三个儿子却都对此不太感兴趣。“三儿子曾学过一段时间,随着结婚生子,他也不愿意干下去了。之后,大儿子的同学曾跟着我学习了一两个年头,由于急着挣钱。怕是没学到精髓,就自己摆摊挣钱了”。

张怀松老人坦言,与干其他活儿相比,银匠制作的是艺术品,对个人艺术修养、悟性要求较高,得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并且一坐就得几个小时。“年轻人一来是浮躁,二来是想快点挣钱,不愿干这些吃力又效益慢的活。这或许是年轻人不愿意接触的原因”。

“手工制作银器也是很有市场的,只是没有人愿意好好研究。银器制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代银器制作工艺相比,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具和工艺的老手艺,传承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和习俗礼仪,这样的银饰肯定有人会喜欢!”

张怀松老人认为,他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找到一位肯学的人,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要不然,真是要失传了。尽管这么认识,但他对祖传工艺仍充满无奈和悲观。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