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红色旅游助脱贫

来源: 东方今报 2017年08月30日

8月27日上午,大别山干部学院第一报告厅内掌声雷动,气氛高昂,“千里跃进大别山红色旅游助脱贫”活动启动仪式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国红办、鄂豫皖三省旅游局及大别山区10地市旅游局等单位嘉宾齐聚于此,畅谈协同发展愿景,勾画红色旅游蓝图,签署《大别山革命老区十地市红色旅游助脱贫战略合作协议》,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翻开了新的篇章。□通讯员虞静聂建武

红色记忆永不褪色,红色精神历久弥新

70年前,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也重获新生。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发展合力,8月26日至29日,新县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领人们重温波澜壮阔的激情岁月、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全面展示70年来老区的沧桑巨变。

27日,在举行启动仪式的同时,“红色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大型图片展也在大别山干部学院盛大启幕,700余幅照片全面展现老区新貌及红色旅游火热现状。

28日,参加启动仪式的嘉宾沿“大别山露营公园→田铺大湾→许世友将军故里→西河湾古村落”线路,亲身感受新县红色文化游、绿色生态游、古色乡村游的独特魅力。

传承红色精神,共谋老区发展。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报告会和“健康产业扶贫与老区经济发展”研讨会在羚锐制药新县百亿贴生产基地先后举行,与会嘉宾、专家深入探讨“大健康产业发展”“革命老区产业扶贫”路径,为老区发展指明方向。

“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同步开展。27日晚,来自国家、省、市文艺志愿协会的文艺志愿者艺术家在大别山干部学院第一报告厅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老战士、道德模范及脱贫光荣户献上一场丰富多彩的视听盛宴,讴歌光辉岁月,颂扬老区革命精神,展现新风新貌。28日,文艺志愿者分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将帅馆、大别山露营公园、韩山古村落、许世友将军故里、田铺大湾进行艺术采风,开展创作笔会。

29日,他们还陆续对新县文艺爱好者进行音乐、书法、美术培训。

红色记忆永不褪色,红色精神历久弥新。革命战争时期,新县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诞生过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主力红军,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55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当时不足10万人的新县,就为革命献出了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可谓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长期的革命斗争,为新县留下了365处革命历史遗址和纪念地,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20处,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今年是新县整体脱贫的决胜之年,在红色精神激励下,老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干群戮力同心、务实重干,创新旅游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等多样化扶贫模式。截至2016年底,5497户20420名贫困群众先后实现了稳定脱贫,46个贫困村实现了整体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5.4%下降到7.8%。连续三年在全省扶贫开发绩效考核中均获得A级等次。“2017年整体脱贫、2018年建成河南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示范县、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一步步实现。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风云激荡的革命岁月为新县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

让资源变资本,加力老区脱贫

如何让资源变资本、加力老区脱贫?新县一直在探索!

近年来,新县牢固树立“山水红城健康新县”发展定位,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利用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培训、发展旅游产业。首府旧址群、许世友将军故里等一处处红色景点成为党性教育基地,一批批学员登将军山、走“志仁”小道、行“千里跃进”路,追随红色足迹,体味革命艰辛,提升党性修养。截至目前,大别山干部学院累计培训学员10余万人。

红色是新县的底色,红色旅游是新县旅游的名片。新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围绕打造“鄂豫皖红色首府”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整合提升全县红色旅游资源,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跻身国家AAAA级景区,鄂豫皖首府革命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八里畈宋畈刘邓大军司令部修葺一新。新县成为国家12大红色旅游区之一,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成为国家推荐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新县红色旅游品牌叫响全国。

在红色旅游带动下,新县旅游全面开花。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建设省内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打造集运动休闲、运动体验、康体度假、赛事观赏于一体的体育旅游路线,生态旅游焕发勃勃生机。坚持保护性开发,打造特色小镇,唤醒古村落沉睡的资源,9处中国景观村落、9处中国传统古村落、23处河南省传统村落处处焕发出别样风采,“画里乡村、梦里老家”西河,“将军故里、生态家园”田铺大湾等古色乡村吸引着如潮游客寻觅乡愁。目前,全县发展“豫风楚韵”农家乐480多家,旅游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带动22个贫困村整体脱贫、7683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旅游乘数效应不断被激活,蓬勃发展的旅游新业态已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共奔小康的强劲引擎。

70年时光荏苒,70年砥砺前行。一直以来,新县干群秉承优良的革命传统,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勇毅笃行,锐意进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成就引人瞩目。新县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三连冠”、国家卫生县城“四连冠”、国家园林县城“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县“两连冠”、国家生态县……10余项国家级荣誉成为老区变迁的最好注脚。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十三五”期间,新县紧紧围绕扶贫开发、健康产业、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文化传承创新,推进“三区三县六示范”建设,努力实现县域综合实力、产业层次、城市魅力、生态品位、人民生活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六大提升”。“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17.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63元,全县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具全省全市前列,县域综合实力排名上升到全省第30位。新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民生福祉显著提升,老区人民的小康梦更近、更实。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秉承大别山精神的老区新县,已然吹响跨越发展的号角,点燃了绿色发展的引擎,再塑新的辉煌。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