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输血,又要造血” 碧桂园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

来源: 2018年11月09日

 



    10月24日上午,虞城县刘店乡张庄村碧桂园苗木基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数十位村民分工有序,为郁郁葱葱的苗木浇水、施肥,干得热火朝天。

    苗木基地是碧桂园在虞城县产业扶贫的重点工程,从今年7月正式落户至今累计用工超1000余人次,发放工资10万余元。

    除了苗木基地,碧桂园还在虞城县陆续打出“促进就业”、“直接救助”、“产业带动”等一系列组合拳,探索出了企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新样本。虞城县作为碧桂园重点对接帮扶的9省14县之一,正在进入脱贫致富的快车道。□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杨艳芳

 

    ◎“像建好房子一样做好党建工作”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元旦,中央发起了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的总动员令。

    扶贫大计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在扶贫公益道路上奔跑21年的碧桂园今年亦将扶贫提升至主业地位,宣布与9省14县结对帮扶,响应践行党和国家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战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离不开党组织的强力领导。碧桂园河南区域扶贫工作组进入虞城县不久,就开展了一系列的党建活动。

    6月28日,在虞城县委、虞城县机关工委、刘店乡党委、省直机关以及在众多村民的见证下,由人民日报社、碧桂园虞城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指挥部和张庄村共建的党建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揭牌仪式后,碧桂园与省直机关代表们共同为张庄村党群活动中心赠送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笔记》《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等1000本书籍,并通过打造党建共建文化书屋和宣传栏等,充实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6月底,碧桂园邀请虞城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孟威,为当地党员、贫困户举行了围绕建党97周年主题的党课,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7年的光辉历程,旨在通过培育“红色基因”,增强村民的内生脱贫动力。

    9月14日,碧桂园虞城县扶贫小组通过积极协调,在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成功举办“张庄遇到张庄”党建活动。活动中,两个“张庄村”的党员干部话脱贫、谋发展,参观学习兰考县展览馆学习焦裕禄精神,考察蘑菇扶贫产业基地、扶贫车间、美丽乡村梦里张庄。

    10月份,为开展“党建引领+精神扶贫”,碧桂园扶贫小组联合当地志愿者,在虞城县寻找10位德高望重、具有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能力的“老村长”,通过宣传引导、励志教育、典型宣传,进行思想扶贫,激发贫困户脱贫的斗志。

 

    ◎产业带动,变“输血”为“造血”

 

    依靠党组织的宣传激发起了贫困村民的斗志,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快速脱贫致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为了强化虞城县的‘造血功能’,迅速帮助当地贫困家庭脱贫,我们首先重点打造了一个苗木基地。”碧桂园河南区域扶贫负责人贾宇说。

    多年来,碧桂园一直遵循“通过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理念。早在2010年,碧桂园就结合自身特点和产业优势,选定广东省英德市树山村作为“绿色产业扶贫”试点,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培训、先进管理经验等优质资源流入乡村。

    根据虞城县资源和发展情况,重点打造的碧桂园苗木基地落户于刘店乡张庄村。贾宇介绍,碧桂园苗木基地通过土地流转,使得贫困户的土地得到了丰厚的租金回报。在土地流转完成之后,将全国各地的优质苗木假植到基地当中,吸引当地的贫困户前来工作,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一改过去靠天吃饭的局面。而这些假植的苗木,在经过3到6个月的假植之后,可以顺利进入碧桂园周边的房地产项目,解决了房地产项目的绿化问题,也为苗木基地找到了长期可持续的出口。

    贾宇告诉记者,目前该苗木基地已流转土地200亩(1200元/亩),栽种金叶女贞16000株、红王子锦带11000株、黄金槐200株。从7月落户至今,苗木基地已累计用工1000余人次,发放工资10万余元,惠及张庄及周边村贫困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造血”扶贫不仅是再造产业,更要让贫困户掌握技能,加入到产业生产中来。多地的实践证明,促进就业是破解贫困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帮扶手段。

    因此,碧桂园将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当成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虞城县田庙乡是果树种植大乡,有万亩梨园、千亩桃树苹果树,但因为技术原因,产量较低。9月30日,碧桂园虞城县扶贫小组邀请河南农大果树类教授前来讲授果树种植农业技术,上午讲授优质果树品类推荐,下午现场教学桃树枝修剪,柿子树园嫁接指导以及病虫害防治。

    培训当天,贫困户、扶贫合作社负责人,以及种植大户到了200多人,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碧桂园河南区域扶贫负责人贾宇说,对贫困户进行致富技能培训,已成为碧桂园推动扶贫的一个抓手。2012年起,针对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集中组织难度大的特点,碧桂园集团将职业教育的课堂搬到村子里,送技术技能下乡培训,为农民提供涵盖苗木种植、特色种养殖、农机操作、电商等多项技能的免费就业培训。

    “根据碧桂园的经验和虞城县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的实用技术培训也得到村民、贫困户的热烈欢迎和反响,后期我们会根据果树、蔬菜种植重要节点,持续进行农业技术支持,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贾宇说。

    除了农业技能培训,碧桂园也在自身产业链梳理了上万个岗位提供给贫困户,并提供免费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实现脱贫。

    8月17日,为助力虞城县精准脱贫攻坚战,碧桂园河南区域举办了“碧桂园精准扶贫虞城县专场招聘会”,提供345个就业岗位,就业地点包括商丘、郑州在内的多个城市,为虞城县贫困群众送工作岗位到家门口,提高贫困户就业积极性。

    当天,周边乡镇的贫困户共计200余人到场。“为尽可能满足群众意愿,招聘会中各子公司还针对贫困户对岗位要求做了适当调整,对于条件适合的贫困户优先考虑,为其搭建一个平台,鼓励主动就业。”贾宇表示。

 

    ◎脱贫攻坚,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

 

    从今年7月碧桂园进入虞城县打出一系列扶贫组合拳后,虞城当地已经明显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每一个参与者身上。

    虞城县刘店乡张庄村村民王贵中就已过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在此之前,无儿无女的他每天的工作除了操持好自己的两亩地、种好庄稼之外,无事可做。而这两亩地,遇见好年景,能收千把块钱,遇见不好的年景,甚至还会赔钱。

    然而,现在每天早上6点,王贵中都会准点起床,简单地吃过早饭之后就赶往1公里外的碧桂园苗木基地。“这个苗圃里活也不重,平常的工作就是浇浇水、施施肥,每天工资日结80元,一个月就是2400,这比原来种庄稼强多了,并且在这里还有专人对我们提供种植苗木的培训,使我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苗木种植技术。”王贵中欣喜地说。

    据贾宇介绍,张庄村人均土地不到1亩,年轻人外出务工能有一些收入,但因身体、年龄等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家庭就陷入了贫困。现在,苗木基地每天都有数十位贫困户到此工作,其中以妇女及年龄偏大的男人为主,苗木基地为这些平时不能外出务工的人增加了不少额外收入。

    为了让更多人都能参与到脱贫工作中,碧桂园根据虞城县“未脱贫人口中超过50%的是年纪大、无劳动力且无资金”这一实际,还探索出了“庭院经济”。具体说就是,贫困户利用自家庭院种植小型苗木或时花,由碧桂园提供种苗,贫困户进行日常管理,成苗后由公司收购,既美化乡村环境又能增加贫困户收入。

    张庄村70多岁的老党员孙殿友自家院子里,就有200盆连翘。几个月后碧桂园将以每盆5到8元的价格回收,孙殿友能得到2000块钱左右的额外收入。

    10月24日那天中午,孙殿友指着院子里码得整整齐齐的苗木说:“明年准备把院子里其他空地也都种上,不用投钱又有收入,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做呢?”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