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颜值兼具的维和队赴南苏丹 “90后”小花儿带了啥

来源: 2015年09月15日

有实力又有颜值的维和医疗队赴南苏丹

63人队伍中不乏“90后” 去一年如何排遣乡愁

东方今报记者 赵丹/ 首席记者 袁晓强/

9152015中秋节前夕,一支有实力又有颜值的维和医疗队从郑州出征南苏丹。

他们是中国第十四批赴南苏丹(瓦乌)的维和医疗队,此行要在南苏丹呆一年,63人队伍中不乏“90后”,最小的是位94年出生的兵哥哥。女兵有8人。

63人是谁都来自哪里?赴南苏丹做了哪些准备,又有何期待?一年远离家乡如何排遣乡愁?

出征:63人组成维和医疗队

“我是中国维和军人,我宣誓:听党召唤,服从命令;救死扶伤,关爱病人;维护和平,忠于祖国……”915日上午,新郑市某镇,中国第十四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医疗队庄严宣誓。国歌奏响,“八一”军旗面前,他们的面庞显得无比坚毅。

头戴贝雷帽,身着迷彩服,衣服左侧的国旗图案鲜红,眼前这支维和医疗队要颜值有颜值,要实力有实力。明明可以靠演技,Oh No!靠实力,偏偏还能拼颜值。

东方今报记者了解到,该维和医疗队共63人,分两批奔赴南苏丹,915日下午33人从郑州启程,另一批于924日启程,然后在南苏丹呆上一年才能回国。

他们是来自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的军人,从机关、医院等21个单位抽调出来。他们中,年龄中最大的有40多岁,最小的94年出生,是位21岁的兵哥哥。女兵有8人。

这次去南苏丹,维和医疗队将在联合国的统一部署下,主要担任维和部队的卫勤防疫任务,具体执行防治伤病、维护健康等行动,还要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援等任务。

揭密:军事和英语均棒棒哒

军人那么多,为何偏偏选中这63人代表中国赴南苏丹?他们又为赴南苏丹做了哪些准备?

据介绍,这63人中,绝大多数队员都是医院的业务骨干,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过硬的军事素质,还有一个特点是英语顶呱呱。想想他们要用英语熟练交流医疗专业知识,佩服佩服。

915,记者随机和几位队员交流得知,他们有英语功底,最近又突击学习,有的还随身携带英语书籍前往南苏丹,时刻不忘提高自己。

该医疗队副队长周曦晖是第二次赴南苏丹维和,此次带队很有信心。他回忆,南苏丹自然环境比较差一些,平均气温40多度,“感觉一年就俩季节,雨季和旱季,刚去时还真得适应一下。饮食特点是肉菜多,蔬菜较少。”

为赴南苏丹多做贡献,该维和医疗队7月底集结集训,进行涉外知识、自救互救、热带病救治、消杀防疫、警戒防卫、实弹射击等科目的强化训练,均高标准完成。

特写:远赴他乡思故土 怎么排遣乡愁

2015中秋节前夕,这支维和医疗队远离故土赴他国,接下来还有春节等节日,对于家庭观念较重的中国人来说,军人也会有思乡之情,他们怎么排遣乡愁呢?

1、“90后”小花儿带上心爱的小吉它

93年生人瞿靖芮是朵漂亮的小花儿,小姑娘颜值颇高。跟东方今报记者聊天时,这朵小花儿一直显得冷静理性,但是在说到父母、家庭、节日这样的话题时,小花儿忍不住掉了金豆豆,还不忘强调“把这段掐了,别写”,生怕父母看到担心。

瞿靖芮此行南苏丹很可能担当门诊护士的责任,她不担心英语交流,也不担心陌生环境,已做足准备,卯足了劲儿要去帮助当地人。要说最牵挂的,就是父母。

“我爸爸也是军人,比较支持我,也放心我,但是母亲比较担心……”瞿靖芮说着眼圈就红了,“去了想家了给家人微信报报平安,电话沟通也比较方便。”

因为一年不得回家,瞿靖芮专门带上心爱的小吉他,下了一些舞蹈视频存在手机上,还带了一些十字绣,丰富自己的南苏丹的业余生活,顺便排遣下乡愁。

2、当父亲的他要给儿子每天传维和心情

915下午就要离开郑州了,当天上午欢送仪式后,一些队员忙着收拾东西。寝室门口,一位俯身趴在纸箱上写信的军人引起东方今报记者注意。

他叫陈小斌,今年28岁,老家江苏,现有一个可爱的3岁半的儿子。因为要离开郑州的集训地赶赴南苏丹,陈小斌把不穿的衣物等物品装满一大纸箱,准备寄给老家。随纸箱的,还有多袋河南开封的花生米,是陈小斌专门给老家父母和媳妇儿子买的礼物。

“给媳妇打了电话,让她照顾好父母和孩子。”陈小斌说他还专门给儿子电话告别,说爸爸要外出一年。“儿子不知道一年是什么概念,但儿子知道爸爸是当兵的,不能长久相聚。”

陈小斌说到南苏丹以后,想家了,就用微信联系媳妇和儿子,“发些当地的照片,每天都挺方便。”等维和任务结束以后,他还准备带些南苏丹的礼物给家人。

()名词解释:维和部队

据百度百科,中国维和部队,是中国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国际法准则,派出的军事部队。主要任务是制止冲突,恢复和平。而维和警察则由各国警方派遣,执行民事任务,履行警察职能。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