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沙格寨村:挖掘支前故事 打造红色旅游 以“红”带“绿” 村民日子有奔头

来源: 2019年10月14日

    沙格寨村常年举办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

    地处偏僻的清丰县双庙乡沙格寨村,以“支前”的红色基因,独辟蹊径,打造“支前文化村”的红色旅游项目,成为乡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亮点。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宋明增/文图

    红色文化底蕴厚重

    “俺们的饭菜味好价钱公道,保证让你体会到老区百姓的热情与周到!”9月27日中午12点多,陈瑞娟在自家饭店里边给客人上菜,边招待刚进店的客人。

    陈瑞娟是清丰县双庙乡沙格寨村3组村民,两年前她和婆家弟弟一起在村里开了名为“老家味道”的饭店,“十一”假期快到,来村里参观游玩的游客开始多起来,饭店的生意很红火。“刚开业的时候,每天能接待两三桌客人!随着村里红色旅游发展,客流增加,我们现在最多一天能接待十多桌客人!”一提起这事,陈瑞娟就很高兴,“原来我在电子厂打工,婆家兄弟在外地给别人当厨师,都挣不了多少钱,老人和孩子们还照顾不了;现在好了,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还比出去打工挣得多,我是沾了村里发展红色旅游的光!”

    沙格寨村地处豫北平原,新修的008县道格外平整,来往车流不时驶过,离开106国道东拐不远,“英雄冀鲁豫 支前文化村·沙格寨”一排铁质大字立在路旁,在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这个小村庄那段光荣岁月。

    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后方医院就在如今的沙格寨村。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与野战医院不同,主要接收和治疗从野战医院转来的伤病员。目前仅存旧址2间。后方医院当时有医生两名,司药护士20余名,居住在沙格寨村民家中,在保障部队医疗的同时为周边群众进行治疗。后方医院在当时有药房兼办公室一间,手术室两间,病房一间。同野战医院相比,后方医院虽然条件简陋,设备不齐,仍有着相当的医疗水平和实力,无疑是冀鲁豫边区的“301”。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沙格寨全村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支前忙,为前线送军粮、抬担架、做向导。血与火的洗礼,留下了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也造就了沙格寨村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

    挖掘支前故事 打造“金字招牌”

    沙格寨村因为地处偏僻,这个曾经因支前“热闹”的村庄逐渐走向寂静落寞。“我们村329户1246口人,三面河,一面沙,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晚上没有路灯,别说游客来了,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不想回来。”村支书周芳友对村里以前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我们村一下雨,车进不去,也出不来!由于路不好走,卖粮食价格比周围村都低,买东西却比别的村都贵,连个媳妇都不好找,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让周芳友兴奋的是,党和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沙格寨村的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对沙格寨村来说,这份红色基因和支前历史就是最大财富,“挖掘支前故事,打造红色旅游”是该村谋发展的突破口。

    沙格寨村对当时后方医院旧址的庭院进行了简单的改造,修旧如旧,如今的后方医院旧址经过保护修缮,已经对外开放。

    转过街口,走进傅家选将军旧居,傅家选同志旧居保存完好,复原了傅家选住室及军民剧社,院子里有石磨、石磙、水缸等老物件,还原了边区军民抗日时期的生活场景。

    双庙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任明明告诉记者,从2016年底开始,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沙格寨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为村庄做了一次“美容”。投资200万元,整修村内道路4420米;栽植绿化苗木千余株,基本实现“三季有花,四时有景”;安装太阳能路灯153盏,新打机井15眼,全村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同时,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修复傅家选将军旧居和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修建支前文化长廊、军民剧社;并将占地25亩的文化广场,精心打造成为集健身、娱乐、教育于一体的“军旅乐园”。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整治,优美的环境、厚重的红色文化成为沙格寨村的“金字招牌”。

    红色旅游让村民生活有奔头

    如今,走进古色古香的寨门,眼前就是一条平整宽阔的水泥路,两侧的青瓦白墙上一幅幅手绘图生动地展现着支前故事;游客们走进整修后的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参观傅家选将军旧居,缅怀那段峥嵘岁月……一条“看支前村,走支前路,吃支前饭,体支前情”的红色旅游路线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为村庄带来了人气和效益。

    周芳磊是沙格寨村的乡村旅游带头人,原本在家种田的他,瞅准机会,办起了村里第一个简陋的农家乐。现在,周芳磊有了一个大院子,可以提供餐饮、住宿、休闲等一条龙服务。“单靠这个农家乐,每年收入在五万元左右。”周芳磊说,“这不仅解决了家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年收入比此前单纯务农时增加了三四倍。村民们生活更有奔头!”

    村民孙守训也非常看好村里红色旅游带来的商机,利用自家房子,开了个“便民超市”。“现在每年超市也有3万收入。我计划把超市打造成红色旅游服务超市,除了日常村民用品,我打算多引入红色旅游纪念品等具有纪念意义的产品,让前来旅游的游客,除了参观红色故地,回忆红色历史,还能带走红色记忆,扩大营业收入!”面对未来,孙守训信心满满。

    依托红色旅游发展绿色产业

    “我们会深挖红色文化,做强红色旅游,开发红色旅游多元产品,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面对沙格寨村今后发展,村支书周芳友如是说。

    除了本村人,附近有眼光的村民也看好这片好色资源。原来搞工程的韩建栋也看准红色资源带来的长远机会。毗邻红色旅游专线,投巨资兴建红色驿站建设项目,在充分利用荒地的基础上对部分土地进行整合,建成了总占地面积690亩的高效农业生态园。记者在红色驿站内看到不少游客。这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农田、大棚、河塘、树林相映成趣,使红色驿站呈现出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红色驿站2018年被命名为河南省乡村旅游四星的景区、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户、濮阳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清丰县民兵训练基地、全国十大质量三A级企业。”看到记者前来,热情的红色驿站负责人韩建栋介绍道,“红色驿站依托红色旅游,以绿色、放心果蔬、畜禽产品的种植、标准化养殖为基础产业,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农业生产、农事体验、果蔬采摘、拓展训练及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区。红色驿站一年四季游客不断,目前有近100名村民在红色驿站上班,为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做好服务。在红色驿站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在这里就业的村民收入也稳步增加!”

    采访结束时,记者看到路边墙上的两句话“红色基因激发内生动力,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这是对沙格寨村发展方式的贴切总结。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