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十一本火车驾照

来源: 2020年01月21日

    临近春节,春运各车站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旅途再远,也要奔赴家乡团圆。对我们而言,春节也许是一张薄薄的火车票,一段数小时的旅程;但对于铁路人,却是无数人的默默坚守,他们用一家不圆换来万家团圆。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中国铁路郑州机务段火车司机——“铁三代”吕翔,看一看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见习记者 王琳/文  受访者供图

    “铁三代”的火车梦

    进行酒精测试、领行车设备、检查机车、机能试验……距离火车发车还有两个多小时,吕翔认真地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了一遍,这是他和同事们每次出车前都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火车司机在外人眼里是个简单而神秘的职业。说它简单,大约很多人以为火车跟汽车开起来差不多,然而,火车司机进行一次完整的作业需要46项流程,仅行程中需要烂熟于心的重点,就有密密麻麻67页之多。如果因为自己的事情晚10分钟或者途中停车时距离标准线超过5米就是事故;说它神秘,是因为很少有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是没有白天黑夜的,毫无规律可言。

    吕翔是中国铁路郑州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也是个不折不扣的“铁三代”,爷爷吕茂林是我国第一代蒸汽火车司机,开过毛主席专列;薪火相传,父亲吕顺平1985年也成为一名火车司机,经历过蒸汽机、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三次更新换代,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最快的几十年。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吕翔,从小就对火车感兴趣,所以,从部队退伍后,吕翔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自己心目中这个神圣的职业。

    吕翔说,从记事起,他们家讨论最多的就是火车,他听过的最多的话是“注意安全”,这句话有时候是爷爷说给父亲的,有时候是父亲说给他的,也有的时候是奶奶或者妈妈说给他们仨的。这里边有亲人之间的牵挂,但更多的是对火车上千千万万个旅客生命安全的承诺。

    站台上过了属于父子俩的春节

    开上火车后,吕翔跟父亲分在一个车队,但是父子俩见面时间并不多,一家人同时待在家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尤其是过年过节。作为一名火车司机,吕翔说,每次过节对其他人而言,意味着团圆,但对铁路上的人是过关。遇上节日,客流量骤增,他们要保证所有旅客能安全地回家团圆。

    去年春节是吕翔记忆比较深刻的一年。大年三十晚上,他开车从郑州出发去北京,火车上冷冷清清,列车员比乘客还多。透过火车的窗口,隐约可见远处一栋栋高楼,家家户户灯火辉煌,天空偶尔还会有烟花升起。吕翔说,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到了北京之后,吕翔按照规定需要先休息,以保证开车时精力充沛。吕翔记得很清楚,他准备开车从北京返回郑州的时候,父亲吕顺平驾驶的火车恰好到达北京,父子俩在站台上见面了。尽管只有十分钟,他们却在站台上过了属于父子俩的春节,父亲跟他说新年快乐,但是说得最多的依然是那句“注意安全”,父亲说旅客家里都有盼他们回家的亲人,要保证安全。

    吕翔回忆,其实他跟父亲像这样在站台上匆匆见面十分钟并不稀罕,对火车司机而言,没有固定的时间点,也没有白天黑夜之说,随时分配随时走,有时候两个人时间对不上的话,几个月不见面也是常事。

    当被问及过年过节总是不在家,家人是否会有怨言时,吕翔沉默了一会儿说,儿子已8岁了,家长会都是妻子去开,自己也很少接送孩子。开始会觉得委屈,现在习惯了,也理解了。

    爷爷最爱跟孙子“PK”火车知识

    1955年,爷爷吕茂林凭着一张初中毕业证被“破格录用”,成为一名蒸汽火车司机。不过,那个年代的初中毕业已经是高学历了。后来,因为工作踏实,成绩出色,1960年,毛泽东主席来河南视察,吕茂林当上了毛主席的司机,与毛主席同吃同睡在同一列火车上整整26天,这也成了爷爷最珍贵的回忆。

    那个年代,火车司机很受人尊重,但也很辛苦,国家刚解放,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也大,但这丝毫不影响爷爷爱火车如命。吕翔说,爷爷现在已经80多岁了,但是最大的爱好依然是跟他进行火车知识“PK”,像火车换了什么新机型,速度提到了多少等。

    成为一名优秀的火车司机,是爷爷一辈子的骄傲,退休后,跟家人讨论铁路的发展,成了他每天最开心的事。吕顺平是三代人中经历车型最多的,从最早的北京型、韶山型到现在的和谐型等,七八个型号,见证了我国铁路高速发展的几十年,技术越来越先进,设备越来越齐全,速度也越来越快。因为每换一个火车型号,就要换发一次驾照,祖孙三代一共拿到了11本火车驾照。这个“铁路世家”聚在一起闲聊时,吕翔会主动跟爷爷讲起火车上的“趣事”。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再到现在的“复兴号”动车。

    就这样,祖孙三代共同坚守着一个火车梦想,几十年的时间,我国的铁路经历了6次大提速,每一次都是铁路科技高速发展的见证。吕翔说,铁路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高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他希望有一天能开着高铁,把每位旅客更快地送到他们想去的地方。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