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30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行政处罚公示期限暂改为一年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年05月23日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宋迎迎

  5月23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获悉,《郑州市优化市场监管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已经于近日正式印发,提出30条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企业准入准营高效率、知识产权高价值、创新发展高质量,提升郑州市场主体高信用。

(资料图片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邱琦 摄)

这些事项办理时限从

  大力推进“就近办”,全面下放登记审批许可权限。将一般有限公司企业登记,冠省名称企业名称核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药品零售企业许可,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医疗器械出口备案全部下放至县(市)区、开发区办理。

  推行营业执照、许可证电子化,把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许可证信息嵌入营业执照二维码,试行“证照电子化一码通”。

  进一步压缩登记审批许可时限。开办食品生产小作坊、小食品经营店、小餐饮店,凭身份证即来即办;在食品流通领域,取消现场核查,实行承诺制,将食品经营许可办理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将大中型餐饮企业食品经营许可办理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不含问题整改时间);将食品生产许可办理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不含问题整改时间)等。

  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试点推行一般性经营企业开办注册登记智能化“秒批”,企业只要在网上提交材料齐全,足不出户就可立即办完审批手续,待条件成熟后在全市推广。

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推动与产业、资本深度融合

  发挥中国郑州(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快速审查、确权、维权一站式综合服务职能,实现外观专利授权由3个月压缩至10天。

  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有关规定,有效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协调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和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核心区实现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设立郑州高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郑州市新兴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资本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知识产权保险业务,优化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模式,促进企业平稳快速发展。

  引进、培育15家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推动培育30个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中心)、建成30家专利导航园区,全面推广专利导航产业应用。

  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商标国际注册,精准服务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做大做强老字号商标,挖掘培育地理标志商标,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依托黄河文化元素,培育黄河体系品牌。全面提升商标受理窗口工作效率,提供一站式网上服务,节约商标注册时间成本。

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限五年暂改为一年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郑州”等平台数据融合进一步加快,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实现企业立体画像,强化企业守信激励、失信约束和联合惩戒,打造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市场监管平台。

  建立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机制。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给予的激励政策,除法律法规特别规定外,对于行政处罚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期限由规定的五年暂定为一年,其中涉及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限由规定的五年暂定为三年,公示期满后实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统一修复,修复后不再公示,提高企业诚信经营意识,支持企业健康成长。

  引导帮助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面推行“6S”标准化现场管理,推行“一品一码”、“一菜一码”、互联网明厨亮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保护生产经营者健康发展。

  全面优化整合投诉举报体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即诉即办、及时反馈机制。

开展水、电、气、暖价格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实行商事主体自主申报登记制度,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企业选择邮寄营业执照的,免费提供邮寄服务。

  开通“政银直通车”,企业群众在协议银行网点即可享受商事登记免费代办服务。

  建立“首席营商服务官”制度,推行“专家管家”式辅导帮办,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精准化免费服务。

  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口岸、商业银行等重点领域涉企收费检查,依法查处和清理违规收费;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收费,开展水、电、气、暖等垄断行业价格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确保降价成果真正惠及终端用户。

  推行动产抵押便利化。动产抵押登记、变更、注销和查询全程电子化,帮助市场主体盘活动产,化解融资难题。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