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桥大火背后的木拱廊桥困境:传统营造技艺面临失传风险

来源: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2022年08月12日

    本期文图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首席记者 李长需

    福建30多年间曾损毁50多座木拱廊桥

    因为木质结构构造,木拱廊桥极易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的破坏。历史上因此损毁的木拱廊桥并不在少数。

    根据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吴世丹的调查,福建省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即1970年后)的30多年间,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所损毁的木拱廊桥达到了50多座以上,使得同期福建木拱廊桥的数量锐减。

    木拱廊桥的第一个“杀手”,便是台风、山洪这些自然灾害。木结构的构造,又长期暴露在山间野外,因而极易朽坏,遇见较大的台风及山洪,木拱廊桥便会轰然倒下。比如,2010年6月18日的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就将南平市延平区的八字桥、月圆桥、落托桥等三座廊桥冲毁;2016年7月9日,台风“尼伯特”引发的山洪,将宁德市周宁上坑桥冲毁;2016年9月15日,福州闽侯县的三溪桥、龙津桥也被超强台风“莫兰蒂”及其引发的山洪毁掉。这些被毁的木拱廊桥或被重建为水泥桥,或再未重建,令人惋惜。

    此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杀手”。比如造桥修路、水库建设、城区扩建等,也会使得一些古桥因功能缺失、服务大局等原因改建或消失。比如屏南友谊桥因新建水库而消失,福安真武桥因交通需要在1989年被改建为石拱桥。

    此外,当地群众的安全意识不强或保护措施不力,也会造成损毁。比如,2004年古田半山桥、2006年屏南百翔桥、2011年武夷山余庆桥均毁于人为火灾。

    木拱桥造桥技艺“重现”后 新建、重建、迁建21座

    50多座木拱廊桥被损毁后,又有多少能够得以重建或修缮呢?

    根据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吴世丹的研究,福建省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即1970年前),仍有较多的新建或重建木拱廊桥投入使用,但之后却存在着一个30多年的真空期——即从1970年开始的30多年间,福建各地再未新建或重建一座木拱廊桥,仅仅有一些零星的桥梁得以修缮。

    为什么从一个仍有着较多的新建或重建期突然进入了一个30多年的真空期?这显然与木拱廊桥造桥技艺的“消失”有关。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公路桥梁建造技术盛行,木拱廊桥逐渐丧失交通主干的地位,福建木拱廊桥造桥木匠们面临着无桥可造的窘境,便纷纷转了行。

    转机出现在2003年1月份,当时国家文物局组织调研屏南万安桥时,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找到了已是67岁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黄春财,木拱桥传统营造这种技艺才“重见天日”。

    传统营造技艺重出“江湖”,福建各地才开始启动重建、新建木拱廊桥项目。从屏南县2005年异地迁建金造桥和清晏桥开始,福建各地至今已累计新建、重建、迁建木拱廊桥21座。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面临失传危险?

    虽然重出了“江湖”,并新建、重建、迁建了21座木拱廊桥,但并不意味着“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没有失传的危险。

    周宁县秀坑村张氏世家的第八代传人张昌智,曾在2014年7月前往德国雷根斯堡修建过一座木拱廊桥并引起轰动,但回到国内后,他依然慨叹自己要面临技艺失传的困境。

    作为张氏造桥世家的第八代传人,他和堂兄弟张昌云、张昌泰、张昌居等人都会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但近40年来,他们几乎没有承接到造桥项目,以至于为了生计都纷纷改了行。没有活干,子侄辈也很少有实践经验,靠口传身受的技艺没有办法传承下去。

    黄春财比张昌智好多了,他2008年成为国家非遗“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传承人,也因此接到了10多个项目,儿子、孙子也参与进来,但著有《编木拱桥》的建筑学者刘妍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评价说:“客观地说,黄家1932年、1954年建的桥,秀美和谐、‘舒服’‘讲究’,2014年建的桥,却显得僵硬失调。”

    刘妍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同一个家族的技术传承甚至同一人的技术手法,为什么1932年、1954年能令人愉悦,2014年则差强人意?

    实际上,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春财已80多岁,早已处于退养状态;而另一国家级传承人郑多金则已于去年去世。郑多雄等数位省级木拱桥传统营造技术非遗传承人,年龄也多在六七十岁。木拱廊桥传承人年龄层次、人员梯队构成尚不健全,技艺传承仍处在危险的边缘。

    2009年10月1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表明了该项技艺传承人数量锐减,可能导致技艺失传的危险状况。

    目前,在闽东地区屏南、周宁、寿宁等三县,能寻访到的木拱桥传统营造世家只有四家,除了屏南县长桥镇黄氏世家和周宁县秀坑村张氏世家之外,还有屏南县代溪镇忠洋村韦氏世家和寿宁县小坑何、郑世家等。其代表性的传承人,也就是能主墨的师傅,除了屏南县的黄春财之外,还有周宁县张昌云、浙江泰顺县的董直机等不多的几人。

    打破家族传承藩篱建立活态传承机制

    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的原则是持守技不传外人,且坚持父子之间的口传心授,并没有一套完整的传承规范。这种小范围的传承无疑加剧了面临失传的危险。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吴世丹在其相关研究中建议,应该打破藩篱建立活态传承机制。一方面,当地应该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根据等级给予必要的补贴,在确保传承人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建立传习所等培训平台,鼓励传承人带徒授艺,打破传统传承局限。同时,也应保护基于木拱廊桥的民间信仰、民间聚会、风水等民俗文化,顺应木拱廊桥向“风水桥”、“景观桥”等功能转化的趋势,并将木拱廊桥技艺融入当地社会文化环境与经济发展当中去,形成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及其生态环境三位一体的保护,实现技艺的活态传承。

    吴世丹还建议,面对处于危险状态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应该普遍采用抢救性措施,开展记录传承人口述史工作和专题纪录片工作,将“技艺”转化为文字、音像“记忆”;同时,也应给传承者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再将“记忆”转化为“技艺”。

    此外,还应扩大《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扩大保护范围,并完善木拱廊桥的传承类型。

    据记者了解,“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所在的省、市、县,都对各级传承人的传习活动发放了专项资金,并鼓励民众参与造桥活动。最近4年来,浙闽两地通过募款捐建,新建了32座木拱廊桥,传承人队伍也有所扩大,由33人增加到了52人。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