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垣县扶贫咋打“组合拳”

来源: 2016年11月09日

▶精准扶贫讲究因地、因户、因人施策,河南各地都在上演着这场脱贫攻坚战的特色打法。对于豫东北平原上的长垣县而言,这场战役不是只用一种战术就能取胜的,必须用“组合拳”出击,而且要一击制胜,打得漂亮。□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肖萌/文 袁晓强/图

【“光伏+”】每户贫困户靠“光”年入2000元

11月8日,记者来到长垣县“省级贫困村”吴屯村,村民房顶的一排排深蓝色光伏电池板,正努力吸收阳光,除了发电,它们承担着这里22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

光伏扶贫是目前河南正在推广的精准扶贫方式之一。在光照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因地制宜,既符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又符合国家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战略,既有利于扩大光伏发电市场,又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稳收增收。

“光伏发电是吴屯村众多扶贫项目中的一个。”吴屯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徐树刚替村民算了一份账单,每户贫困户安装2千瓦光伏发电容量计算,卖给国家电网后,每户仅这项收入一年就能达2000元以上。

“光伏+”的扶贫战略如今已在吴屯村全面铺开。此外,通过与企业合作成立莲藕种植合作社,村民们年年可以拿到分红。

【搞养殖】18户贫困户养了54头牛

精准扶贫,产业是关键,如何让村子有自己的固定长效产业,成了每个贫困村的探索之路。长垣县赵堤镇瓦屋寨村打出的是“养殖牌”。

“这里是长垣县最偏远的村,离县城40公里,位于安阳、濮阳、新乡三市的交界。”瓦屋寨驻村第一书记杨庆蕴,去年9月“告别”了县财政局办公室的工作,投身到扶贫攻坚战第一线。

在距瓦屋寨村30公里的一处农场有数百头肉牛,其中有54头牛,“属于”瓦屋寨村的18户贫困户。“通过与牧源春农业公司合作,养殖肉牛成为如今村中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杨书记介绍。

杨庆蕴所在县财政局的领导干部,为瓦屋寨的贫困户们做了小额担保贷款,每户5万元,用于购买肉牛。至于养殖,就寄养在有养殖经验的牧源春公司。

“贫困户们这算入股,和公司一起成立的合作社,这54头牛就是今后的发展希望。”杨书记也为村民们算了一笔账,今年11月底,30多头牛就要出栏,每头能有1300多斤,现在市场价一斤将近12元,除去每头牛1200元的投入成本,一头牛就能挣3000元钱。

【授之渔】创新“疗法”集装箱里养热带鱼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从来不缺乏创新之举,无论是所谓的“兰考模式”,还是“台前模式”,各地都找到自己的蕴藏多年的“贫困病症”,创新“疗法”。长垣也不例外。

在长垣县新中益电厂,冒着白烟的冷却塔旁边,百个蓝色集装箱整齐地排列一起,箱体外面有几根粗粗细细的管子穿进箱内,看起有些神秘。

“学名叫受控式高效循环水集装箱养殖系统,这里面养的全部是热带鱼类。”项目工程师张宏伟说。

集装箱里养鱼?这在河南还是第一个。据了解,这个颇具创新的项目,是利用退役废旧的集装箱,用电厂剩余的热水加热,使水温始终控制在27.5℃,以保持鱼类的存活。

张宏伟介绍,一个集装箱养鱼3000尾左右,今年一期陆续要安装400个集装箱。

这个高密度、循环水为核心特色的养殖模式,整合了生物水质调控、病害防控、循环水控制、微生态调节、自动化监控等技术,以及中集集团集装箱调配和改造能力。

每个集装箱占地面积30平方米,养殖水体40立方米,养鱼177斤/立方米,而池塘养鱼6斤/立方米。

凡是贫困人员都可以到这里就业,免费技术培训后上岗,这样也可以增加群众收入。至于鱼儿的销路,大多发往南方,端上餐桌每斤能卖60~70元。

“这是一个产业,今年长垣县兜底扶贫,养鱼箱带来的除了就业还有技术,贫困户可以通过小额贷款去租、去买鱼箱,自己养,企业帮助销售,这是真正的授人以渔。”在长垣县进行扶贫督导的省扶贫督导组成员王炳虎说。

村民房顶的一排排深蓝色光伏电池板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