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家千金到平凡母亲

来源: 今报网 2017年04月24日

□山风(公司职员)

母亲的生活字典里没有恨,她爱她的家、她的孩子以及她周围的每一个人,她更爱这个于她来说改变她命运的社会。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的一颗平常心。她用她的言行,影响着我们,也教给了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方式和道理。也正因此,尽管她已离开我们十年有余,但不仅被我们兄弟姐妹常常忆起,也被村里人、邻村人常常忆起。母亲,她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最深的记忆。

经历了人间的大起大落仍然那么乐观

母亲生于1935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家族在当地还是有一定的威望,据哥哥讲,曾在我们当地的地方志上看到有关她父亲的一些往事。母亲的家在当时虽说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由于她父亲在政府部门任职,家里又有不少的地产,因此,母亲年少时的生活条件与一般人相比还是比较优越的。

母亲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小的时候常听母亲给我们讲那些一般人不晓得的往事,比如某个土匪头子的轶事,或某位政要的趣闻。当然更多的是母亲自己家里的事情,比如他们家花园的各种奇花异草,两院相连的九曲地道,祠堂的雕花供桌,灾年间施粮施粥的场面,正月十五的彩灯,她爷爷的厚道、奶奶的精明、妈妈的心灵手巧、爸爸的老谋深算。母亲每每讲起来,如同讲邻家故事般平常,但我们听得却是津津有味,因而每次去舅舅家总想寻找一点故事中的痕迹,但却总是无功而返。

母亲的家历经日本人、刀客、国民党、土匪的洗劫,所有的家产都荡然无存,母亲的父亲自杀,爷爷被枪毙,奶奶被饿死,叔叔因出身问题一生所学专业被荒废,哥哥一家颠沛流离、生活艰难。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改变母亲的性格,她依然那么豁达、乐观、平淡、乐于助人。

母亲的生活字典里没有恨,她爱她的家、她的孩子以及她周围的每一个人,她更爱这个于她来说改变她命运的社会。

当别人谈到社会的诸多黑暗面时,她常说的一句话是:现在的社会多好,安定、富裕,比旧社会好多啦。哪里的社会都不会什么都好,啥时都有贪官,啥时都有恶人,但都是少数,邪不压正。自从我懂事时,我就纳闷,为什么母亲对新社会这么认可,她不应该是反对的吗?不仅是他们家,即使是我们家,父亲在“文革”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也应该让她对社会产生不满的。长大后才明白,这就是我的母亲,拥有超越一般人的平和心态。

做好事被人误解依旧那么大度

小时候生活的农村,邻里之间、兄弟之间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纠纷,常能听到、见到一些因纠纷而吵闹或打架的,但于我们家却非常少,即使有,也往往在母亲的笑谈间烟消云散。

记得有一次,因为母亲为姥姥做了一副寿材,舅舅认为有损他的面子来我家大吵。舅舅家因人口多,他们村子粮食又紧张,我们家条件相对好一些,姥姥便常年住在我们家。我们老家的风俗习惯是儿子为父母做寿材,而舅舅家条件本来就不太好,经常被我们家和姨妈家资助,为姥姥做寿材对舅舅来说确实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母亲就代劳了。舅舅来我们家吵的时候,我们都吓坏了,唯有母亲面带笑容,一个劲地给舅舅道歉,赔不是,舅舅终于在她的不断解释下消气了,还在我们家吃了顿饭,带着母亲为她准备的东西释然离去。

还有一年在苹果采摘的季节,我去我们家自留地里摘菜,发现邻家大叔竟然在我家地里摘苹果。回家后我将此事告诉母亲,她笑着说那是因为我们家地里有他家一棵树,我更晕,他们家的树咋会长到我们家地里?母亲说那是因为大叔不小心将果树栽过界了,那是一棵树,总不能拔了吧,拔了,就是咱家的不是了。各家拉地界,那棵树就到咱们家地界里了。后来我到地里一看,果不其然,有一棵树栽得确实不是地儿,横竖与别的树都不成排。

母亲就是这么一个大度的人,什么都消解于无形之中。

生活琐事、家长里短中依然善待一切人和事

母亲在乡里是一位能人,不仅手艺了得,言谈也颇有大家风范,所以很多场合,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母亲针线活无人能比,记得那会儿,村里许多人家的衣服不是母亲裁剪,就是母亲缝制。至于说剪个鞋样、盘个花扣、缝个香包,对母亲来说那就不是个事。

估计母亲也记不清有多少孩子的小衣裤、多少女孩的嫁衣,多少亡人的寿衣是经过母亲的手或是在母亲的指导下完成的。

母亲的厨艺了得,无论是家常的面条、馒头,还是招待客人的热炒、凉拌,抑或那各式的甜点,只要经过母亲的手,色、香、味、形无一不令人称赞,所以村里的婚丧嫁娶,总有母亲忙碌的身影。作为儿女,我们经常劝母亲不必如此辛劳,而母亲却说,别人用你,是看重你,说明你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再者,能帮助到别人,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也不知母亲是如何做到的,不管邻里间有多大的矛盾,或争吵多么凶,只要母亲到场,三言两语就能让各方平静下来。大概因为如此,母亲成为附近许多村子人家孩子联姻的中间人。谁家姑娘看上了哪家的儿子,抑或谁家儿子相中了哪家的姑娘,或者正谈得热火朝天的两人出现问题,都愿意请母亲出面帮忙。

当然,母亲的出面大都会让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因此,母亲也成就了许多美好的姻缘。每到春节,总会有幸福的新人来看望母亲,母亲当然也会给他们许多生活的忠告。

母亲还是我们村的义务接生员。那会儿许多人家都会选择在家生孩子,一是经济上不允许,二是在家也方便。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不管是白天,还是半夜三更,母亲总是随叫随到。她常说,什么事情也比不过生孩子的事大,那可是两条生命,闪失不得。遇到难产的,母亲常常是彻夜不眠,每每接生完回到家里,她都跟虚脱一样,往往睡许久才能缓过来,而母亲获得的报酬往往是一块衣料。当我们抱怨母亲不计酬劳时,她就会说,别人家都不宽裕,是个心意就行了。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豁达、无私。她用她那无私的爱,她那善意的笑,以及她那简单却富有哲理的语言,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作为她的子女,她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学会如何善待一切人和事;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行动报答社会;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真正意义的大写的人。

您是否了解祖辈父辈曾经的过往、贤德善俗?家国天下,家是基点,而厚重的中原文明,也是由这些闪烁于平凡的过往与家风,绵绵聚集而成……

东方今报《家事家风》栏目为您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找寻长辈平凡一生中的精彩,加以记录,讲给我们的孩子,让家事家风代代传承。

欢迎供稿或提供素材,栏目邮箱:78742815@qq.com

联系电话:18638572720

微信号:gezhi101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