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为啥爱说中?

来源: 今报网 2017年07月20日

河南人爱说哪个字?不用怀疑,肯定是“中”字。河南人为啥这么爱说“中”?“中国”这个词是不是河南人爱说“中”说出来的?爱说“中”的背后,还有啥好玩的背景?作为河南人,你不了解这些,出去咋跟人“吹牛”?

“中国”是河南人爱说“中”说出来的

故乡对于一个人的烙印体现在两个方面:口味和方言。河南地处中原,东西南北各地着实相差甚远,比如信阳人和安阳人不一样,吃的不一样,说话音调更不一样。想要选出一种美食,或者一种方言代表整个河南,恐怕是有难度的。
但是,在各路河南的各路方言里,有一个字的确可以代表河南。那就是“中”。两人见面寒暄两句:
“吃饭没?没吃一块吃去?”
“中啊!”
或者是夸别人家孩子:“这孩儿高考考了650,真中啊!”
在河南话里,“中”是个万能词,可以代替“行、好、能、可以”等。由于用得频繁又独特,“中”几乎成了河南人的标签。在各种影视作品里,但凡一个角色点着头说“中啊”,不用想,人设一定是河南人。
河南人为啥爱说“中”,用文化的角度来解读,“中”是一种认可,也是一个地域性的人文历史传承。这个“地域”,就是华夏人文历史上最早的“中国”。
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那就是“中国”是河南人爱说“中”说出来的。
自古,河洛地区就是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带,这里的河南人温文随和,爱说“中”,一个人每天不知要说多少遍“中”。外地人到了河南,耳中不断听到“中,中,中……”印象就太深刻了。当他回到自己的家乡时,别人问他去哪啦,他就说我去“中”国了。
“国”字古时指地域,因此中国起初只是河南的一个绰号。民间可能早就称河南为中国了,但它尚未被官方接受,又无文字记载。为什么管哪里叫“中国”,因为那里的人成天说“中”。这位网友认为,“中”的本意是行、好、赞、ok,中国的本意就是行国、好国、赞国、OK国,所以中国是河南人经过几千年叫“中”叫出来的。
这个说法可能牵强,但有一点应该肯定,河南至少在大宋南迁前一直就是中国的中心,天下之中,“中”字不仅代表了“中国”,更是对现代“中原”、“中华”最早产生地理方位的历史传承和认定。
古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其中,河南所处的位置是“豫州”,在版图的正中间。汝南有天中山,登封的嵩山是“中岳”。嵩山上的中岳庙、少林寺、嵩阳书院等合成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也因为长期“居中”,河南人也颇为讲究“中庸之道”,长期和河南人触久,你会发现,普普通通的河南人,对中庸的体现最会深刻:一般河南人家,都是非常低调谦和,不张狂,没有表现欲。
简单的一个“中”,蕴含着如此多的道理。这个字,代表河南,代表河南文化,最合适不过了。
古代,文人写文章也爱说“中”
中国第一本字典,是东汉漯河人许慎编的《说文解字》,在这本书里,“中”字的解释只是“内也”,即表示事物的内部。虽然没有更多的解释,但是,至少在战国,人们已经开始用“中”表示肯定,代表“行”、“可以”了。而且,似乎全国人都会用。
举个例子,河南人表示一个人的能力(or人品、见识)达不到一定要求,就会说:“那人不中”。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孟子》,有句话是这样的: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前两句翻译成考试用的书面语,画风是这样的:品德修养好的人教育熏陶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
但是,如果按照河南话来翻译,简单粗暴一点:中的人教育不中的人。孟子是齐国邹城(今山东邹城)人,年轻时周游列国的确来过河南,如果说他受了影响,那么我还有其他例子。
编纂于清朝初年的《康熙字典》,解释“中”字的其中一个条目是:“俚语。以不可为不中”。意思是,“中”这个字是民间口语,“不可以”就是“不中”。编纂者还引用了汉晋之际学者杜预注《左传》的例子。
《左传·成公二年》有“无能为役”的话,杜预释为“不中为之役使”。这就是说,早在杜预所处的汉晋时期就有“不中”的说法,意思就是“无(不)能”。
正如《康熙字典》所言,“中”表达“可以”,是民间的口语。常常被用在小说、戏曲等俗文学里。随便举两个例子:
剧作家乔吉的《金钱记》:“这个先生实不中,九经三史几曾通?”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正要与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里讨去,可是中么?”
乔吉是元代太原人,流寓杭州;凌濛初是明代浙江程乌人,都跟河南没啥关系。
河南人说“不中”也是有来头的
作为一个河南乡村老太太,俺奶嫌弃黄瓤西瓜不好吃时,她会说:“这鳖孙黄瓤瓜,中看不中吃”;夸奖别人家女孩子能干,会说:“这丫头,老中用”;腿疼走路不利索的时候,说:“老啦,不中用啦”。
从小学习普通话的人肯定不会这样表达,这三句用书面语来说,应该是:“这种黄瓤瓜,漂亮但不美味”,“这姑娘,太能干了”,“老了,腿脚不利索了”。
相比之下,“(不)中 动词”的结构就显得有点土。但其实,这种结构沿袭了古汉语的用法,自带古典气质。以“不中用”为例:
《史记·外戚世家》:“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
《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二哥,这丫头见这般事,不中用,教他离了我家罢。”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是个不中用的货,又不会种田,又不会作生意……”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我真不中用,出了门口,一面走,一面只是喘息!”
只是,河南人在用“(不)中 动词”结构的时候,往往省略了“用”,直接“中”或者“不中”来表达肯定或否定。比如,我对主编说:“我想请个假,中不中?”主编言简意赅地回绝了我:“不中”。
河南人的“不中”二字里,“不行”的意味更多一点。比如“天气太热了,我快不中了”,“昨天突然下了冰雹,俺家果树不中了”。
《水浒传》里也有这样的用法,比如第十七回,何清问嫂子,说“哥哥忒杀欺负人!我不中,也是你一个亲兄弟!”
越到后来,“(不)中”后边的连带词语往往被省略,“中”字的“行、成、能、可以”这种答应、允诺和肯定的意味就越明显。
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婆婆,这个怕不中么?”
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孔目云)‘可知有奸夫,我蹅开这门进去。’(高成慌科云)‘不中,有人来了,走!走!走!”
有时“不中”也被写成“不终”。《西游记》第四十七回:“虽然相貌不终,却倒会降龙伏虎,捉妖擒怪。”这个例字中的“不终”,与现今河南方言的“不中”的意思、用法是完全相同的。
只是,语言是变化的,千年下来,只有河南人还在说点着头说“中中中”,外地人也就理所当然认为“中”是河南人的标签了。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